老師,生產(chǎn)型出口企業(yè),出口貨品,老師能給我說一下,銷售,結(jié)轉(zhuǎn)成本,交的增值稅(怎么計算的),申請退稅,自己最后收到退稅的會計分錄么。謝謝老師。
糖圓
于2019-06-20 15:36 發(fā)布 ??968次瀏覽
- 送心意
樸老師
職稱: 會計師
2019-06-20 15:57
給你一個例題吧,我手頭邊上的。
金鑫公司主營業(yè)務是生產(chǎn)化學纖維并出口,2017年11月購進化學原料200噸,貨款100萬元,進項稅金17萬元。同期,生產(chǎn)完成化學纖維150噸,內(nèi)銷50噸,銷售金額40萬元,銷項稅6.8萬元;出口化學纖維100噸,貨物已報關離境,離岸價折合人民幣80萬元,外銷收入已收匯核銷。金鑫公司為一般納稅人,適用增值稅稅率17%,退稅率13%,期初留抵稅額2萬元。
(1)計算當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金鑫公司2017年11月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牌價×(出口貨物征收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80*(17%-13%)-0=3.2萬元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征收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相關會計處理為: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32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zhuǎn)出) 32000
(2)計算當期應納稅額
金鑫公司2017年11月應納稅額=當期內(nèi)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上期末留抵稅額
=6.8-(17-3.2)-2=-9萬元
若應納稅額為正數(shù),即沒有可退稅額(因為沒有留抵稅額),仍應交納增值稅;若應納稅額為負數(shù),即期末有未抵扣稅額,則有資格申請退稅,但到底能退多少,還要進行計算比較。
(3)計算免抵退稅額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80*13%=10.4萬元
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
(4)確定應退稅額和免抵稅額
1、若應納稅額為零或正數(shù)時,即:沒有留抵稅額,當期應退稅額為零;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免抵退稅額全部作為“出口抵減內(nèi)銷產(chǎn)品應納稅額”。
相關會計處理為: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zhuǎn)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nèi)銷產(chǎn)品應納稅額)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2、若應納稅額為負數(shù),即:有留抵稅額時,則可以免抵退稅額為限享受退稅:
(1)若期末未抵扣稅額<免抵退稅額,則:當期應退稅額=期末未抵扣稅額;當期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期末未抵扣稅額。
相關會計處理為:
借:應收出口退稅款(增值稅) 9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nèi)銷產(chǎn)品應納稅額) 14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104000
(2)若期末未抵扣稅額≥免抵退稅額,可全部退稅,則:當期應退稅額=免抵退稅額;當期免抵稅額=0。
相關會計處理為:
借:應收出口退稅款(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根據(jù)以上的賬務處理內(nèi)容,可以看出“出口退稅”核算的是“當期免抵退稅額”(=出口銷售額*退稅率),其作用有兩方面:
一、“抵減”內(nèi)銷銷項稅;
二、“抵減”之后仍有余額,則退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