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項稅與銷項稅如何進行抵扣

進項稅抵扣銷項稅是指納稅人在根據稅法規(guī)定計算所得個人免稅所得額時,在收入扣除之前,對已申報的可抵扣的進項稅額,從銷項稅中進行抵扣的一種征稅方式。一般情況下,企業(yè)可通過將購入的貨物、材料和服務的稅額,直接從銷售的貨物、材料和服務的稅額中抵扣。具體而言,當發(fā)生進項稅抵扣銷項稅時,企業(yè)應當在已經申報的可抵扣的進項稅額和銷售貨物、材料和服務所征收的稅額中進行抵扣,使其銷售貨物、材料和服務所征收的稅額減少,從而減少企業(yè)所交付的稅款。
拓展知識:關于進項稅抵扣銷項稅的實施要求,稅法規(guī)定的要求主要有:對象及其資格要求,抵扣稅費的發(fā)票要求、核實要求、抵扣時限要求等。此外,企業(yè)還應確保其發(fā)票與抵扣稅費項相符,但在發(fā)票上應填寫“抵扣”字樣,以示其抵扣目的。
進項稅額轉出怎么做會計分錄 問
進項稅額轉出的分錄是: 借:原材料等科目,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答
如何做進項稅額轉出會計分錄 問
進項稅額轉出主要是出現在發(fā)生以下兩種情況: (1)、納稅人購進的貨物及在產品、產成品發(fā)生非正常損失; (2)、納稅人購進的貨物或應稅勞務改變用途,如用于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或集體福利與個人消費等。 借:庫存商品等(原材料、銷售費用),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 答
什么是進項稅和銷項稅 問
進項稅指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接受應稅勞務,所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 銷項稅指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按照銷售額和適用稅率計算并向購買方收取的增值稅。 答
待轉銷項稅額是什么意思 問
待轉銷項稅額就是會計上確認收入的時點早于增值稅稅法上確認增值稅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點的,應將相關銷項稅額計入應交稅費—待轉銷項稅額,待實際發(fā)生納稅義務的時候再轉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核算。 答
進項稅額轉出是什么意思 問
進項稅額轉出是抵扣了不能抵扣的進項稅額,所以需要從進項稅額里面轉出,不能用來抵扣增值稅銷項稅額。比如購進的用于職工福利的進項稅額1300,如果你認證抵扣了這個發(fā)票,而我國稅法規(guī)定這個進項稅額不能抵扣,抵扣了就需要做進項稅額轉出1300。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