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款 一直掛貸方嗎就跟增值稅似的其實外銷給免了 抵的是內銷的原料的進項 退的是外銷的銷項稅可以這樣理解吧免抵退
欣慰的向日葵
于2023-03-15 10:07 發(fā)布 ??424次瀏覽
- 送心意
宋生老師
職稱: 注冊稅務師/中級會計師
相關問題討論

你好!可以這樣理解
2023-03-15 10:17:49

同學你好
是的,第三條和第四條的“應交稅費 - 應交增值稅 - 出口退稅”數(shù)據(jù)是同一個。
在免抵退稅的會計處理中,這個科目是用來記錄與出口退稅相關的稅額變動的。具體來說:
1.在計算應退稅額時(即第三條),企業(yè)預計會收到一定金額的退稅款,因此將這部分金額記入“其他應收款 - 出口退稅”的借方,同時將該金額從“應交稅費 - 應交增值稅 - 出口退稅”的貸方轉出,表示這部分稅額企業(yè)已經預計會收到退稅,不再需要繳納。
2.在計算免抵稅額時(即第四條),企業(yè)利用出口貨物的退稅額來抵減內銷貨物的應納稅額。這部分免抵稅額也是通過“應交稅費 - 應交增值稅 - 出口退稅”科目來處理的,但是方向相反。企業(yè)將這部分免抵稅額記入“應繳稅費 - 應交增值稅 - 出口抵減內銷的應納稅額”的借方,同時從“應交稅費 - 應交增值稅 - 出口退稅”的貸方轉出,表示企業(yè)已經利用出口退稅額來抵減了內銷貨物的應納稅額。
因此,雖然這兩個分錄都涉及到了“應交稅費 - 應交增值稅 - 出口退稅”這個科目,但是它們所表達的經濟含義和用途是不同的。在第三條中,該科目用于記錄預計會收到的退稅款;在第四條中,該科目則用于記錄已經用于抵減內銷貨物應納稅額的退稅額。
2024-05-22 14:36:16

你好是的,抵減內銷后還有余額才可以退稅的
2024-11-19 10:56:59

你好,無需結轉
2016-06-30 18:20:42

是這樣,假定內銷業(yè)務當月需要繳納1000元,當月國內認證的進項稅額是400元,當月在不考慮期初留抵稅額的情況下,600元需要交增值稅,對于出口退稅,現(xiàn)在有出口退稅金額100元,直接抵減國內銷售需要交的600元的增值稅,對稅務而言,企業(yè)是需要交600元增值稅,出口退稅100元,稅務說,這樣,我也不退稅了,你直接繳納600-100=500元完了。那出口退稅100元,直接抵銷了國內需要交的稅款,直接交500元增值稅。
這個就是“免抵退”政策中的“抵”的含義。
2020-03-20 17:03:06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獲取全部相關問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