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計稅基礎如何確定?

2018-12-07 21:35 來源:網友分享
5207
固定資產計稅基礎如何確定,計稅基礎的概念是會計準則中提及的,有兩類,資產的計稅基礎是其中之一,至于如何確定,我們就來說說,更多資訊詳情,請點擊閱讀,有問題請及時咨詢。

固定資產計稅基礎如何確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第五十六條規(guī)定:“企業(yè)的各項資產,包括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投資資產、存貨等,以歷史成本為計稅基礎。

前款所稱歷史成本,是指企業(yè)取得該項資產時實際發(fā)生的支出。

企業(yè)持有各項資產期間資產增值或者減值,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guī)定可以確認損益外,不得調整該資產的計稅基礎?!?/p>

第五十八條規(guī)定:“固定資產按照以下方法確定計稅基礎:

(一)外購的固定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于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fā)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以竣工結算前發(fā)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

(三)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以租賃合同約定的付款總額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fā)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租賃合同未約定付款總額的,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fā)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

(四)盤盈的固定資產,以同類固定資產的重置完全價值為計稅基礎;

(五)通過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計稅基礎;

(六)改建的固定資產,除企業(yè)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一)項和第(二)項規(guī)定的支出外,以改建過程中發(fā)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計稅基礎?!?/p>

固定資產計稅基礎如何確定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規(guī)定,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估計價值確定其成本,并計提折舊;待辦理竣工決算后,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秶叶悇湛偩株P于貫徹落實企業(yè)所得稅法若干稅收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79號)第五條對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后計稅基礎確定問題進行了明確,即企業(yè)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項尚未結清未取得全額發(fā)票的,可暫按合同規(guī)定的金額計入固定資產計稅基礎,并計提折舊,待發(fā)票取得后進行調整。但該項調整應在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后12個月內進行。國稅函〔2010〕79號文件的規(guī)定與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基本一致。要注意的是,固定資產計稅基礎的確定必須有合法的憑證,否則不允許稅前扣除。

為固定資產計稅基礎如何確定由會計學堂整理,學習有關的會計課程,在職場上會有更好的發(fā)展,能力的提升指日可待,有工作上的問題也可以咨詢。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問題
  • 出售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如何確定

    1、固定資產賬載金額就是固定資產原值(或歷史成本)的金額. 2、計稅基礎=固定資產原值(或歷史成本)-折舊(攤銷)

  • 固定資產要用什么方法來確定計稅基礎呢?

    1、外購的固定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計稅基礎; 2、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以竣工結算前發(fā)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 3、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以租賃合同約定的付款總額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fā)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租賃合同未約定付款總額的,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fā)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 4、盤盈的固定資產,以同類固定資產的重置完全價值為計稅基礎;通過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計稅基礎; 5、改建的固定資產,除《企業(yè)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一)項和第(二)項規(guī)定的企業(yè)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作為長期待攤費用外,以改建過程中發(fā)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計稅基礎.

  • 老師,固定資產如何計提折舊(零基礎學員)

    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下月開提 一般年限平均法(也稱直線法)   年折舊率 =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年折舊率 ÷ 12

  • 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這個計稅基礎是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嗎

    你好,是的,計稅基礎就是填寫固定資產的初始入賬金額

  • 固定資產要交企業(yè)所得稅嗎,為什么說固定資產按以下方法確定計稅基礎

    清理固定資產收入要繳納企業(yè)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