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做賬必須先計提嗎
工資做賬必須先計提,這是為了遵循會計的權責發(fā)生制原則和會計分期假設.具體來說,由于工資發(fā)放與員工實際工作的時間可能存在不匹配,比如當月工作下月發(fā)放工資,因此需要將應發(fā)的工資預先計提到對應的會計期間,確保費用與收入的正確匹配.
權責發(fā)生制原則的要求:根據權責發(fā)生制原則,費用應當在發(fā)生時被確認,而不是在實際支付時.因此,即使工資尚未實際支付給員工,但只要員工已經在當期提供了服務,就應當將相應的工資費用計提到當期.
會計分期假設的要求:會計分期假設要求將企業(yè)的經營活動劃分為若干個相等的期間,以便于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定期評估.由于工資發(fā)放通常存在滯后性,如果不進行計提,可能會導致費用在不同會計期間的不合理分配,從而影響各期財務報表的準確性和可比性.
在實際操作中,計提工資時,應將應發(fā)工資計入相應的成本費用科目,如"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同時貸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在實際發(fā)放工資時,再借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這樣做可以確保工資費用在正確的會計期間被確認,并且使各期財務報表更加準確和可比.
工資收入包括什么?
一般包括六個部分:一是基礎工資、二是崗位工資、三是技能工資、四是效益工資、五是浮動工資、六是年功工資.
1.基礎工資
基礎工資即保障職工基本生活需要的工資.設置這一工資單元的目的是為了保證維持勞動力的簡單再生產.基礎工資主要采取按絕對額或系數兩種辦法確定和發(fā)放.絕對額辦法,主要是考慮職工基本生活費用及占總工資水平中的比重,統(tǒng)一規(guī)定同一數額的基礎工資;系數辦法,主要是考慮職工現行工資關系和占總工資水平中的比重,按大體統(tǒng)一的參考工資標準規(guī)定的職工本人標準工資的一定百分比確定基礎工資.
2.崗位(職務)工資或技能工資
崗位工資或技能工資是根據崗位(職務)的技術、業(yè)務要求、勞動繁重程度、勞動條件好差、所負責任大小等因素來確定的.它是結構工資制的主要組成部分,發(fā)揮著激勵職工努力提高技術、業(yè)務水平,盡力盡責完成本人所在崗位(職務)工作的作用.崗位(職務)工資有兩種具體形式,一種是采取崗位(職務)等級工資的形式,崗(職)內分級,一崗(職)幾薪,各崗位(職務)工資上下交叉;另一種是采取一崗(一職)一薪的形式.崗位(職務)工資標準一般按行政管理人員、專業(yè)技術人員、技術工人、非技術工人分別列表.
3.效益工資
效益工資是根據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和職工實際完成的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給職工的工資.效益工資發(fā)揮著激勵職工努力實干,多做貢獻的作用.效益工資沒有固定的工資標準,它一般采取獎金或計件工資的形式,全額浮動,對職工個人上不封頂、下不保底.
4.浮動工資
浮動工資是勞動者勞動報酬隨著企業(yè)經營好壞及勞動者勞動貢獻大小而上下浮動的一種工資形式.形式多樣,有利于調動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促使職工群眾關心集體事業(yè).
5.年功工資
年功工資是根據職工參加工作的年限,按照一定標準支付給職工的工資.它是用來體現企業(yè)職工逐年積累的勞動貢獻的一種工資形式.它有助于鼓勵職工長期在本企業(yè)工作并多做貢獻,同時,又可以適當調節(jié)新老職工的工資關系.年功工資采取絕對額或按系數兩類形式發(fā)放的辦法.絕對額又可分為按同一絕對額或分年限按不同絕對額的辦法發(fā)放.按系數又可分為按同一系數或不同系數增長的辦法發(fā)放.一般來說,增加年功工資,主要決定于職工工齡的增長,同時還應決定于職工的實際勞動貢獻大小和企業(yè)經濟效益好差.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這一工資單元的作用.
以上詳細介紹了工資做賬必須先計提嗎,也介紹了工資收入包括什么.工資做賬必須要先計提,這是會計準則規(guī)定的會計處理方法.工資收入主要包括六個部分:一是基礎工資、二是崗位工資、三是技能工資、四是效益工資、五是浮動工資、六是年功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