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戶核定征收還需要交個稅嗎
個體戶核定征收是否繳納個稅要看經營額是多少,對個人所得稅核定征收的個體工商戶,核定月經營額在2萬元以下的,個人所得稅征收率為0%;核定月經營額在2萬元(含)至5萬元之間的,對超過2萬元以上的部分,按0.6%的核定征收率征收個人所得稅;核定月經營額在5萬元(含)至10萬元之間的,對超過2萬元以上的部分,按1%的核定征收率征收個人所得稅;核定月經營額在10萬元(含)以上的,對超過2萬元以上的部分,按1.8%的核定征收率征收個人所得稅.
稅務申報和核定征收有什么區(qū)別?
1、開發(fā)票時填寫的信息不同
銷售方需要在申報的"購買方納稅人識別號"欄填寫購買方的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購買方為企業(yè)的憑證,索取申報時,應向銷售方提供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
而銷售方為其提供開核定征收時,應在"購買方納稅人識別號"欄填寫購買方的納稅人識別號,不符合規(guī)定的發(fā)票,不得作為稅收憑證.
2、處理方法不同
申報應按年計算,分月或分季預繳.每月終了,企業(yè)應將成本費用和稅金類科目的月末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借方,將收入類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貸方.然后再計算"本年利潤"科目的本期借貸方發(fā)生額之差.貸方余額則為企業(yè)實現(xiàn)的利潤總額即稅前會計利潤,借方余額則為企業(yè)發(fā)生的虧損總額.
而核定征收認為,所得稅會計的首要目的應是確認并計量由于會計和稅法差異給企業(yè)未來經濟利益流入或流出帶來的影響,將所得稅核算影響企業(yè)的資產和負債放在首位.而收益表債務法從收入費用觀出發(fā),認為首先應考慮交易或事項相關的收入和費用的直接確認.
3、職責不同
申報負責本單位財產物資的統(tǒng)一管理,每年進行一次財產清查,健全保管、領用、維護、賠償、報廢、報損以及人員調動交接制度,保證賬物相符.
而核定征收負責組織編制本單位資金的籌集計劃和使用計劃,并組織實施.資金的籌集計劃和使用計劃要結合本單位的經營預測和經營決策以及生產、經營、供應、銷售、勞動、技術措施等計劃,按年、按季、按月進行編制.
4、考核內容不同
申報主要考核能否認真貫徹執(zhí)行國家的憲法、法律、法令,是否具備工作人員應有的道德品質、是否具有做好本職工作的業(yè)務技能,以及必備的文化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
而核定征收主要考核,出勤情況、學習成績和工作態(tài)度,完成任務的數(shù)量、質量、效率等.
以上就是會計學堂小編對"個體戶核定征收還需要交個稅嗎"這一問題的解答,所以,即使是核定征收的個體工商戶,如果經營額達到兩萬以上,也是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并且核定征收不是說定好一個額度就一直是這個額度,對于經營業(yè)務擴大,銷售額變化過大的商戶,額度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