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心意
鄒老師
職稱: 注冊稅務師+中級會計師
2017-12-25 13:12
借;在建工程 貸;原材料或銀行存款等科目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
相關問題討論

借;在建工程 貸;原材料或銀行存款等科目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
2017-12-25 13:12:34

開發(fā)企業(yè)發(fā)生的各項代建工程支出和對代建工程分配的開發(fā)間接費用,應記入“開發(fā)成本——代建工程開發(fā)成本”賬戶的借方和“銀行存款”、“應付賬款——應付工程款”、“庫存材料”、“應付工資”、“開發(fā)間接費用”等賬戶的貸方。同時應按成本核算對象和成本項目分別歸類記入各代建工程開發(fā)成本明細分類賬。代建工程開發(fā)成本明細分類賬的格式,基本上和房屋開發(fā)成本明細分類賬相同。
完成全部開發(fā)過程并經驗收的代建工程,應將其實際開發(fā)成本自“開發(fā)成本——代建工程開發(fā)成本”賬戶的貸方轉入“開發(fā)產品”賬戶的借方,并在將代建工程移交委托代建單位,辦妥工程價款結算手續(xù)后,將代建工程開發(fā)成本自“開發(fā)產品”賬戶的貸方轉入“經營成本”賬戶的借方。
2018-11-26 09:26:41

參照真賬實操房產建筑課程學習吧
2018-07-25 13:41:21

1、購入為工程準備的物資
借:工程物資——專用材料
——專用設備
貸:銀行存款
應付賬款
應付票據
2、購置大型設備而預付款
借:工資物資——預付大型設備款
貸:銀行存款
收到設備并補付設備價款
借:工程物資——專用設備
貸:工程物資——預付大型設備款
銀行存款
3、工程領用工程物資
借:在建工程
貸:工程物資
工程完工后對領出的剩余材料應當辦理退庫手續(xù)
借:工程物資
貸:在建工程
4、工程完工,將為生產準備的工具及器具交付生產使用,按實際成本
借:低值易耗品
貸:工程物資(為生產準備的工具及器具)
5、工程完工后剩余的工程物資,如轉作本企業(yè)存貨的
借:原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工程物資
如工程完工后剩余的工程物資對外出售的,先給轉工程物資的進項稅額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工程物資
6、企業(yè)發(fā)包的基建工程,按合同規(guī)定向承包企業(yè)預付工程款、備料款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安裝工程(XX工程)
貸:銀行存款
以撥付給承包企業(yè)的材料抵作預付備料款的,按工程物資的實際成本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安裝工程(XX工程)
貸:工程物資
將需要安裝的設備交付承包企業(yè)進行安裝
借:在建工程——在安裝設備
貸:工程物資
與承包企業(yè)辦理工程價款結算,補付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安裝工程(XX工程)
貸:銀行存款
應付賬款
7、企業(yè)自營的基建工程,領用工程用材料物資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安裝工程(xx工程)
貸:工程物資
基建工程領用本企業(yè)的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安裝工程(XX工程)
貸:原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基建工程領用本企業(yè)的商品產品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安裝工程(XX工程)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基建工程應負擔的職工工資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安裝工程(XX工程)
貸:應付工資
輔助生產部門為工程提供水、電、設備安裝、修理、運輸等勞務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安裝工程(XX工程)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8、基建工程發(fā)生的工程管理費、征地費、可行性研究費、臨時設施費、公證費、監(jiān)理費和應負擔的稅金等
借:在建工程——其他支出
貸:銀行存款
9、由于自然災害等原因造成的單項工程或單位工程報廢或毀損,減去殘料價值和過失人或保險公司等賠償后的凈損失,經批準后計入繼續(xù)施工的工程成本
借:在建工程——其他支出
貸: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安裝工程(XX工程)
10、工程物資在建設期間發(fā)生的盤虧、報廢及毀損,其處置損失報經批準后
借:在建工程
貸:工程物資
盤盈的工程物資或處置收益
借:工程物資
貸:在建工程
11、基建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前進行負荷聯合試車發(fā)生的費用
借:在建工程——其他支出
貸:銀行存款
庫存商品
獲得的試車收入或按預計售價將能對外銷售的產品轉為庫存商品的
借:銀行存款
庫存商品
貸:在建工程——其他支出
2019-01-11 11:16:09

你好,借在建工程貸,銀行存款完工之后結轉到固定資產里面。
2020-05-25 13:26:59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獲取全部相關問題信息
皮皮 追問
2017-12-25 13:14
鄒老師 解答
2017-12-25 13:15
皮皮 追問
2017-12-25 13:17
鄒老師 解答
2017-12-25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