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為總共分6種形為,他們的區(qū)別是什么,老師講課的時候只是說讓記住 表示形為與非表示形為 單方行為與多方式行為, 另外:參與方區(qū)分 和特定形式區(qū)分這兩個怎么理解
相思豆
于2017-06-21 12:54 發(fā)布 ??2839次瀏覽
- 送心意
田老師
職稱: 會計師
相關問題討論

我們這里是會計業(yè)務咨詢,你的問題應該是法律問題對不起,我們沒辦法幫到你
2017-06-26 10:27:56

根據主體意思表示的形式,可以將法律行為分為單方行為與多方行為
2022-04-06 08:42:04

您好,學員,
根據主體意思表示的形式,可以把法律行為分為單方行為和多方行為;
根據主體實際參與行為的狀態(tài),可以把法律行為分為自主行為和代理行為。
意思表示作為民事法律行為的要素,是指行為人欲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內在意思表現于外在的行為。意思表現包括意思與表示兩方面的要件或內容。意思表示所發(fā)表的意思,不是尋常的意思,而是體現為民法效果的意思,亦即關于權利義務取得、喪失及變更。意思表示是法律行為的核心。
多方法律行為,是指必須經雙方(或多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如訂立合同的行為。民事法律行為多數為多方法律行為。共同行為,也稱多方行為,通常認為共同民事法律行為是多數當事人平行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為。
2022-03-28 17:08:35

您好
行為模式就是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如果法律規(guī)范規(guī)定主體可以干什么,這就是授權性規(guī)范,如果法律規(guī)范規(guī)定不可以干什么,這就是義務性規(guī)范。
2020-05-19 22:10:41

一樣的,考試時候這兩種都對的。
2019-11-28 16:17:57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獲取全部相關問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