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同控的成本法下也是公允口徑的呀,為什么第二次的賬面價值是用第一次的賬面+第二次的支付價
答: 您好!這是由權(quán)益法轉(zhuǎn)成本法,長投賬面價值等于原賬面+新公允
非同一控制企業(yè)合并。多次交易達到最終控制。第一步權(quán)益法第二步變成本法。最終的長期股權(quán)投資等于第一步的賬面加第二步付出的對價價值。為什么是第一步的賬面而不是第一步的公允價值?
答: 這是一攬子交易,各步視為一個整體的,第一次交易當時也是公允價,只不過是當時的公允價值,到第二次交易時當時的公允價就是現(xiàn)在的帳面價了。由于看作一個整體交易的,所以不按第二次公允價調(diào)了
我是一名會計,想問一下考個網(wǎng)絡學歷有用嗎?
答: 眾所周知會計人如果要往上發(fā)展,是要不斷考證的
老師請問下這個題的第二次公允價值變動是成本價來算還是以第第一次的公允價值的來算?
答: 你好 沒看到同學的題目,同學如果是第一次確認了公允價值變動的話,那么第二次是以第一次的公允價值來計算的。


羊咩咩 追問
2022-04-25 22:38
丁小丁老師 解答
2022-04-25 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