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發(fā)行權益性證券取得長投,是按照公允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那么為什么截圖的題目中,正確答案會有A呢??
答: 同學你好 很高興為你解答 稍等下圖片打開慢
老師,這個題目是成本法轉權益法我知道,喪失20%部分為什么用3000萬做初始投資成本呢?為什么不是4500萬*40%做初始投資成本呢?之前成本法下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嗎?怎么知道是同一控制轉權益法還是非同一控制下轉的?
答: 您好 我們可以來分兩種情況考慮 1.非同一控制 那么成本就是3000 2.同一控制 成本是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在最終控制方合并財務報表中的賬面價值的份額+包括最終控制方收購被合并方而形成的商譽 這里沒有說明 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在最終控制方合并財務報表中的賬面價值的份額 這些數(shù)據(jù),那么就可以判斷是 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我是一名會計,想問一下考個網(wǎng)絡學歷有用嗎?
答: 眾所周知會計人如果要往上發(fā)展,是要不斷考證的
老師,這道題目中給出的條件占股百分之60,是不是在成本法下是沒用的,只有在權益法下這個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才需要乘以百分之60,怎么更好的區(qū)分成本法和權益法,占股的數(shù)值能直接判斷嗎?
答: 同學好 是的,成本法下長投初始成本不考慮站被投資企業(yè)的占比,一般使用占比來判斷,如果占比達不到,但又特別說明可以控制對方,也是可以采用成本法的


菁老師 解答
2021-06-13 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