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您好,請問在兩處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個稅怎么計算
曾經(jīng)的春天
于2020-07-08 16:08 發(fā)布 ??2322次瀏覽
- 送心意
江老師
職稱: 高級會計師,中級會計師
2020-07-08 16:10
這個是需要做個人所得稅的匯算清繳,就是將應發(fā)工資合并計算,按年計算,按年可以扣專項扣除60000元,再按年可以扣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再可以扣除個人社保的金額,以及個人公積金的金額,可以在個稅稅前列支其他扣除事項后,計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減掉去年已經(jīng) 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剩下的就是需要補交的個人所得稅了。
相關問題討論

這個是需要做個人所得稅的匯算清繳,就是將應發(fā)工資合并計算,按年計算,按年可以扣專項扣除60000元,再按年可以扣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再可以扣除個人社保的金額,以及個人公積金的金額,可以在個稅稅前列支其他扣除事項后,計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減掉去年已經(jīng) 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剩下的就是需要補交的個人所得稅了。
2020-07-08 16:10:13

據(jù)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雇主為其雇員負擔個人所得稅稅款計征問題的通知》
(國稅發(fā)
(
1996
)
199
號)
的規(guī)定,
個人取得的稅后工資薪金收入計算個人所得稅,
應區(qū)別雇主為個人負擔稅
款的情形來處理:
總思路:
將雇員取得的不含稅收入換算成應納稅所得額后,
計算企業(yè)代為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稅額
一、雇主全額為其雇員個人負擔稅款的處理:
按下列公式計算:
①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費用扣除標準-速算扣除數(shù)
A
)
÷
(1-稅率
A
)
②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
B
-速算扣除數(shù)
B
二、雇主為其雇員個人定額負擔稅款的處理:
按下列公式計算:
①應納稅所得額=雇員取得的工資薪金收入+雇主代雇員負擔的稅款-費用扣除標準
②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三、雇主為其雇員負擔一定比例稅款的計算。
按下列公式計算:
①應納稅所得額
=(未含雇主負擔的稅款的工薪收入額-費用扣除標準-速算扣除數(shù)
A×
負擔比例)
÷
(
1-
稅率
A×
負擔比例)
②應納稅款=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
B
-速算扣除數(shù)
2014-09-22 13:07:42

據(jù)《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雇主為其雇員負擔個人所得稅稅款計征問題的通知》(國稅發(fā)(1996)199號)的規(guī)定,個人取得的稅后工資薪金收入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應區(qū)別雇主為個人負擔稅款的情形來處理:
2014-09-25 14:47:21

您好
發(fā)放工資的兩個單位分別申報個人所得稅 然后年度終了 員工個人匯算清繳
2020-03-22 14:58:36

居民個人如果在一年內(nèi)首次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則需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具體而言,首先需要計算出納稅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實際總額,然后依據(jù)稅法的有關規(guī)定,減去個稅法規(guī)定的個人所得稅減除費用后,計算出納稅期間應納稅額。之后,再按照稅法規(guī)定的稅率,依據(jù)納稅期間應納稅額計算出納稅人應當繳納的個稅金額。
此外,在繳納個人所得稅的過程中,為了保證稅款能夠及時、準確、完整的征繳,納稅人需要提供自身的有關資料,包括但不限于個人基本信息、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收入來源以及相關支出情況等。
拓展知識:除此之外,還可以了解稅收優(yōu)惠政策,例如離職登記,以及個稅匯算清繳等。同時,需要熟悉相關稅務程序,以便在日后繳納個人所得稅時能更加順利高效。
2023-02-27 12:04:03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獲取全部相關問題信息
曾經(jīng)的春天 追問
2020-07-08 16:18
江老師 解答
2020-07-08 16:20
曾經(jīng)的春天 追問
2020-07-08 16:25
江老師 解答
2020-07-08 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