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師 第一題的第一問 和第二題的第五問我實在是沒看出來有啥差異,但是答案卻是不同的,被審單位提供的的發(fā)票上的信息到底可不可以作為可靠的信息與函證上的信息進(jìn)行核對?
答: 您好, 第一題主要是為了核對地址 第二題說的內(nèi)部證據(jù)不能作為應(yīng)收賬款“存在性”的證據(jù)
怎樣得出答案的,是不是有套入方程式,能越具體越好,一碰到差異率就懵
答: 您好 甲60件,每件50千克,共耗用3000千克 乙100件,每件20千克,共耗用2000千克 合計3000+2000=5000 所以甲實際耗用3000*3500/5000=2100千克 每千克30元,實際比計劃超支3%,所以實際甲21000*30*(1+3%)=64890
一名會計如何讓領(lǐng)導(dǎo)給你主動加薪?
答: 都說財務(wù)會計越老越吃香,實際上是這樣嗎?其實不管年齡工齡如何
第一問的四五兩個小問,效率差異和耗費差異答案會不會寫顛倒了?謝謝老師
答: 沒有顛倒,同學(xué) 效率差異是量差 耗費差異是價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