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某企業(yè)生產甲零件,該零件市場價50元,企業(yè)利用剩余生產能力制造該零件,單位制造成本為: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6元,變動制造費用6元,固定制造費用4元。要求:(1)甲零件每年需要量為3000件,剩余生產能力無法轉移,該零件應否外購?(2)甲零件每年需要量為3000件,剩余生產能力如不用于生產甲零件,可以生產其他產品,每年的貢獻毛益總額3000元,該零件應否外購?(3)甲零件每年需要量不確定情況下,企業(yè)自行生產需增加專屬固定成本8000元,該零件何時應外購?(30分)
梅雪
于2019-04-08 14:12 發(fā)布 ??2553次瀏覽
- 送心意
金子老師
職稱: 中級會計師,注冊稅務師
2019-04-08 15:38
您好,學員,
第一種情況:
外購時,企業(yè)要支付成本費用=50*3000=150000元。
自己制作,企業(yè)成本費用=(20+6+6)*3000+4*3000=96000+12000=108000元。
150000>108000,不外購。
第二種情況:
外購時,企業(yè)支付成本費用150000元;生產其他產品貢獻總額3000元;150000-3000=147000元。
147000>108000,不外購。
第三種情況:固定成本增加為12000+8000=20000元,在不考慮生產其他產品的情況下
(50-(20+6+6))X=20000
X=20000/18=1112件
當甲零件需求量在1112件以下的時候,采用外購的方式;大于等于1112件時,采用自制的方式。
相關問題討論

你好,同學,這道題是這樣分析得:第一種情況:
外購時,企業(yè)要支付成本費用=50*3000=150000元。
自己制作,企業(yè)成本費用=(20+6+6)*3000+4*3000=96000+12000=108000元。
150000>108000,不外購。
第二種情況:
外購時,企業(yè)支付成本費用150000元;生產其他產品貢獻總額3000元;150000-3000=147000元。
147000>108000,不外購。
第三種情況:固定成本增加為12000+8000=20000元,在不考慮生產其他產品的情況下
(50-(20+6+6))X=20000
X=20000/18=1112件
當甲零件需求量在1112件以下的時候,采用外購的方式;大于等于1112件時,采用自制的方式。
2019-04-04 16:43:53

您好,學員,
第一種情況:
外購時,企業(yè)要支付成本費用=50*3000=150000元。
自己制作,企業(yè)成本費用=(20+6+6)*3000+4*3000=96000+12000=108000元。
150000>108000,不外購。
第二種情況:
外購時,企業(yè)支付成本費用150000元;生產其他產品貢獻總額3000元;150000-3000=147000元。
147000>108000,不外購。
第三種情況:固定成本增加為12000+8000=20000元,在不考慮生產其他產品的情況下
(50-(20+6+6))X=20000
X=20000/18=1112件
當甲零件需求量在1112件以下的時候,采用外購的方式;大于等于1112件時,采用自制的方式。
2019-04-08 15:38:26

單位成本 = 直接材料 %2B 直接人工 %2B 變動制造費用 %2B 固定制造費用
= 20元 %2B 6元 %2B 6元 %2B 4元
= 36元
接下來,我們比較自制和外購的單位成本。
如果外購,單位成本為50元。
如果自制,單位成本為36元。
因為36元 < 50元,所以應該選擇自制甲零件。
2024-01-14 04:57:51

老師正在計算,請稍等
2020-05-27 11:14:26

看一下圖片,參考一下
2020-05-27 10:33:29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獲取全部相關問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