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
于2018-11-14 16:37 發(fā)布 ??2946次瀏覽
鄒老師
職稱: 注冊稅務師+中級會計師
2018-11-14 16:39
是的,是這樣 因為這個就是預付款項,沒有取得發(fā)票就通過應付賬款借方核算
———— 追問
2018-11-14 16:53
拿到發(fā)票代表什么意思?這筆業(yè)務就算結束了嗎?怎么做賬
鄒老師 解答
你好,拿到發(fā)票就說明有按規(guī)定取得了費用單據(jù) 借;原材料等科目 貸;應付賬款 這筆業(yè)務就結束了
2018-11-14 16:56
平時看學堂里的實操時,有的是貸銀行存款 有的是貸應付賬款,怎么區(qū)分呢
你好,銀行付款了貸方就用銀行存款,如果沒有支付,貸方就計入應付賬款
2018-11-14 16:58
是不是這個意思:有付款單和回單 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拿到發(fā)票,東西到貨時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2018-11-14 16:59
你好,可以這樣做分錄
2018-11-14 17:01
這樣的話,貸應付賬款是為了沖銷第一筆分錄的。但是錢已經(jīng)付出去了(第一筆就是預付款呀)。為什么不用銀行存款呢。比較恰當?shù)姆咒洃撛趺磳懀?/p>
2018-11-14 17:02
你好 預付的時候 借;預付賬款 或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沒有設置預付賬款的單位,預付款項就通過應付賬款 的借方核算
2018-11-14 17:12
你說的這個我知道,有預付款,應該是先借應付賬款 到貨時再沖。但是這筆錢確實導致銀行存款減少呀。為什么貸方體現(xiàn)不出來
2018-11-14 17:13
你好 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這個分錄計入銀行存款貸方,銀行就減少了啊,怎么沒有體現(xiàn)出來呢
2018-11-14 17:17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我的意思是說 這筆分錄的貸方 為什么不用銀行存款呢。如果用了是不是就錯了。就體現(xiàn)不了對應付賬款的沖銷了嗎
2018-11-14 17:18
你好,你之前付款計入 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那之后取得發(fā)票就計入應付賬款貸方,如果還是計入銀行存款貸方,就會導致銀行存款貸方重復入賬的
2018-11-14 21:49
謝謝老師
2018-11-14 21:50
不客氣,祝你學習愉快,工作順利! 希望對我的回復及時給予評價。謝謝
微信里點“發(fā)現(xiàn)”,掃一下
二維碼便可將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只有付款申請單和銀行的付款電子回單 ,入賬的話是不是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等到發(fā)票到了才沖銷應付賬款對嗎?為什么呀
答: 是的,是這樣 因為這個就是預付款項,沒有取得發(fā)票就通過應付賬款借方核算
公司每次付款,有銀行回單是不是就可以了,還需要填寫什么付款申請單嗎
答: 是需要付款申請的了。。。。。。。。。。。。。
我是一名會計,想問一下考個網(wǎng)絡學歷有用嗎?
答: 眾所周知會計人如果要往上發(fā)展,是要不斷考證的
老師,我想問一下,正規(guī)的公司, 一般銀行回單 粘在付款申請單上面還是后面的呢?
答: 你好,一般銀行回單 是粘貼在后面
代賬人員,有銀行付款電子回單,為什么不直接貸銀行存款,而且寫的貸預付賬款呢?
討論
公司的付款申請單,付完款之后,需不需要每筆付款單后都打印一張銀行電子回單附在后面?外帳的??刹豢梢灾苯哟蛴∶骷毦秃昧耍?/a>
當我看到付款申請單也收到了銀行回單,但我不知道要掛預付賬款 還是 應付賬款 。這樣的情況。我該怎么辦?
當我看到付款申請單和銀行回單,我不知道要掛預付賬款 還是 應付賬款 。這樣的情況。我該怎么辦?
,只有一張銀行回單和發(fā)票,可以直接入賬不,沒有付款申請單
鄒老師 | 官方答疑老師
職稱:注冊稅務師+中級會計師
★ 4.99 解題: 624656 個
應網(wǎng)絡實名制要求,完成實名認證后才可以發(fā)表文章視頻等內(nèi)容,以保護賬號安全。 (點擊去認證)
———— 追問
2018-11-14 16:53
鄒老師 解答
2018-11-14 16:53
———— 追問
2018-11-14 16:56
鄒老師 解答
2018-11-14 16:56
———— 追問
2018-11-14 16:58
鄒老師 解答
2018-11-14 16:59
———— 追問
2018-11-14 17:01
鄒老師 解答
2018-11-14 17:02
———— 追問
2018-11-14 17:12
鄒老師 解答
2018-11-14 17:13
———— 追問
2018-11-14 17:17
鄒老師 解答
2018-11-14 17:18
———— 追問
2018-11-14 21:49
鄒老師 解答
2018-11-14 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