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公司挖水井要記管理費用還是在建工程啊,費用大概3-4萬
1/1304
2015-09-14
我公司向工程承包方支付工程款,對方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但出具委托付款函要求我公司將工程款支付到個人賬戶,這樣合規(guī)合法嗎?
1/3467
2019-11-08
#提問#公司自建一個商貿城,從老板名下另一個公司運過來的材料,不用付款,有收據,內賬的話,借:在建工程 貸:工程物資 工程完工后,貸方如何核銷
1/518
2020-03-17
老師,工程公司設計部門人員費用是計入管理費用還是項目成本
4/1128
2021-10-28
老師,公司支付小程序的費用2萬多,是作費用,還是做無形資產啊
2/683
2022-05-16
所有中小企業(yè)必須計提職工教育經費?計提的概念是知道下月要發(fā)生的費用,才會去計提吧?
1/786
2016-04-20
請問,我公司員工去北京,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給充電樁做試驗,差旅費計入什么費用?另外,還請了外公司工程師協(xié)助,我們報銷差旅費,那外公司的這筆差旅費又計入什么哪個科目呢?業(yè)務招待費嗎?請教老師。
1/640
2016-10-11
公司做教育培訓的,針對的都是個人,不存在開票的,那么通過POS機刷卡但公司賬戶的金額該怎么做賬?
1/570
2018-08-22
老師,培訓教育機構的會計和商貿公司會計有什么區(qū)別
1/627
2020-07-28
您好,我想注冊一個教育有限責任公司
請問成立公司后期需要交什么稅
1/433
2020-12-21
民辦學校,盈利性企業(yè),年底有盈利,需要計提什么發(fā)展教育基金對嗎,是不是計提了這個,就不用跟普通企業(yè)一樣計提法定盈余公積,計提比例和基數是什么
1/2170
2020-01-03
1.在建工程,領用外購原材料或者商品,要進項稅額轉出嗎?
2.在建工程領用自產原材料是按成本價,還是按公允?
3.工程物資的進項可以直接抵扣了嗎?
4.在建工程,領用 自產商品,要不要 視同銷售 ? [捂臉]
1/3754
2019-10-29
你好,我剛接單位財務,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請教一下轉公積金時直接走直接支付到公積金的賬戶,為什么還要到銀行走個轉賬的程序呢
1/963
2019-09-24
老師你好,請教一下我們是建筑公司小規(guī)模企業(yè)也是總承包方,我們將承接的工程勞務分包給沒資質的公司干,收到發(fā)票后我們是否差額繳稅?
1/692
2020-06-30
簡易計征,是不不能抵扣,但是稅額還要交對嗎還是不懂!購買材料,辦公用品取得的專票,提供的施工費、工程款開具的普票,簡易計征。兩者分錄的分別是咋樣的?另外增值稅繳納如何計算。
3/561
2017-06-27
老師 我之前問過我們公司正在建設一棟辦公樓然后建設這棟辦公樓有專項資金 然后公司的人因為建設這棟辦公樓而出去發(fā)生的差旅費是擺入在建工程還是管理費用? 你們之前說是擺在建工程 但現在我一個朋友說是應該擺入管理費用?到底是擺哪里啊?
1/455
2020-02-24
老師,我公司要建辦公樓,設計費入到在建工程~間接費用,可以嗎
1/1134
2016-12-15
公司安裝門禁,監(jiān)控設備取得發(fā)票1萬元 項目內容是建筑服務-工程款 可否直接一次性計入管理費用-辦公費?
1/1543
2018-10-16
我是小規(guī)模建筑公司,10月簽訂了一承包施工工程,工程期1個月(10月份已經完工),工程款大概100萬,申請開專用發(fā)票,可是11月份先開出30萬的發(fā)票出去.我應該怎么做賬好呢?可以先把開發(fā)票的做收入,費用按收入的比例進當期的費用嗎
1/853
2017-11-21
A商貿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位于市區(qū),產品適用的增值率為
20×7年12月,有以下幾種進貨方案可供選擇,一是從一般納稅人甲公購買,每
含價格為12000元,可取得稅率為12的值專用發(fā)票:是從小規(guī)納稅人
公司購買,每噸含稅價格為0元,可取得稅率為3%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三是從
規(guī)模納稅人丙公司購買,每噸含稅價格為1000元,可取得稅率為3%的增值稅通發(fā)
票,A商貿公司銷售其所購貨物的價格為每噸20000元(含增值稅),其他相關成本費
用為2000元,城建稅稅率為7%,教育費附加征收率為3%,假設本案例都為現,現
購(非賒銷、賒購)
任務要求:
1.指出納稅籌劃有哪些目標
2若以實現稅負最小化為納稅籌劃目標(假設只考慮流轉稅和相應的城建稅及
加),請對本案例進行納稅籌劃。
3.若以實現稅后利潤最大化為納稅籌劃目標,請對本案例進行納稅籌劃
.若以實現現金凈流量最大化為納稅籌劃目標,請對本案例進行納稅籌劃
5.結合本案例,對實現稅負最小化、稅后利潤最大化和現金凈流量最大化這三種
納稅籌劃目標進行點評
1/1952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