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樸實的銀耳湯
于2023-03-13 17:27 發(fā)布 ??480次瀏覽
胡芳芳老師
職稱: 注冊會計師,中級會計師,稅務(wù)師,審計師
2023-03-13 17:43
同學(xué)你好,稍等看下題目
胡芳芳老師 解答
2023-03-13 17:45
( 1 )分別采用完全成本法和變動成本法確定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營業(yè)利潤 完全成本法下的損益表 單位:元 第一年 第二年 銷售收入 140 000 ╳ 5 = 700 000 160 000 ╳ 5 = 800 000 銷售成本: 543 529 645 757 期初存貨 0 116 471 本期產(chǎn)品生產(chǎn)成本 660 000 570 000 可供銷售的產(chǎn)品成本 660 000 686 471 期末存貨 116 471 40 714 銷售毛利 156 471 154 243 銷售及管理費用 65000+700 000 ╳ 5 %= 100 000 65000+800 000 ╳ 5 %= 105 000 營業(yè)利潤 56 471 49 243 注:第一年本期產(chǎn)品生產(chǎn)成本= 170 000 ╳ ( 3+ )= 660 000 第二年本期產(chǎn)品生產(chǎn)成本= 140 000 ╳ ( 3+ )= 570 000 第一年期末存貨= 30 000 ╳ ( 3+ )= 116 471 第二年期末存貨= 10 000 ╳ ( 3+ )= 40 714 變動成本法下的損益表 單位:元 第一年 第二年 銷售收入 700 000 800 000 減:變動生產(chǎn)成本 140 000 ╳ 3 = 420 000 160 000 ╳ 3 = 480 000 變動銷售及管理費用 700 000 ╳ 5 %= 35 000 800 000 ╳ 5 %= 40 000 貢獻邊際 245 000 280 000 減:固定性制造費用 150 000 150 000 固定性銷售管理費用 65 000 65 000 營業(yè)利潤 30 000 65 000 ( 2 )第一年采用完全成本法計算的稅前利潤比采用變動成本法計算的營業(yè)利潤增加了 26 471 元( 56 471 - 30 000 ),是因為在采用完全成本法時,當年期末存貨吸收了固定性制造費用 26 471 元( 30 000 ╳ )并結(jié)轉(zhuǎn)到第二年。 第二年采用完全成本法計算的營業(yè)利潤比采用變動成本法計算的營業(yè)利潤減少了 15 757 元( 49 243 - 65 000 ),是因為在采用完全成本法下,有 10 714 元( 10 000 ╳ )的固定性制造費用結(jié)轉(zhuǎn)到下一年度,同時本年又吸收了第一年末存貨結(jié)轉(zhuǎn)來的固定性制造費用 26 471 元( 30 000 ╳ ),兩個因素相抵后,使第二年營業(yè)利潤減少 15 757 元。 ( 3 )采用完全成本法確定的營業(yè)利潤第二年比第一年少 7 228 元( 49 243 - 56 471 )的原因說明如下: 增加的銷售收入 20 000 ╳ 5 = 100 000 增加變動生產(chǎn)成本 20 000 ╳ 3 = 60 000 增加變動性銷售和管理費用 100 000 ╳ 5 %= 5 000 增加固定性制造費用: 期初存貨結(jié)轉(zhuǎn)第一年固定性制造費用 26 471 本年生產(chǎn) 140 000 件,每件多負擔固定性制造費用 0.19 ( - )元, 共計 26 471 減:期末存貨結(jié)轉(zhuǎn)到下期的固定性制造費用 10 714 由此可見,盡管第二年銷售收入增加 100 000 元,但成本增加 107 228 ( 60 000+5 000+26 471+26 471 - 10714 )元,所以營業(yè)利潤反而比第一年減少了 7 228 元。 7 .( 1 )完全成本法下單位產(chǎn)品成本= 50+ = 55 元 / 件 期末存貨數(shù)量= 500+6 000 - 5 500 = 1 000 件 期末存貨成本= 55 ╳ 1 000 = 55 000 元 ( 2 )變動成本法下的營業(yè)利潤= 5 500 ╳ ( 100 - 55 )- 45 000 = 202 500 元
微信里點“發(fā)現(xiàn)”,掃一下
二維碼便可將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胡芳芳老師 | 官方答疑老師
職稱:注冊會計師,中級會計師,稅務(wù)師,審計師
★ 4.97 解題: 8080 個
應(yīng)網(wǎng)絡(luò)實名制要求,完成實名認證后才可以發(fā)表文章視頻等內(nèi)容,以保護賬號安全。 (點擊去認證)
胡芳芳老師 解答
2023-03-13 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