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去年委外加工的一批產品因為成本今年別人才核算出來和結賬,去年都是暫估入的賬成本入高了,那現(xiàn)在應該怎么調賬?入庫單都沖紅再重新開對嗎?還有報表怎么調?
Cheng
于2017-07-12 19:21 發(fā)布 ??971次瀏覽
- 送心意
劉老師
職稱: 中級會計師
2017-07-12 19:28
入庫單不用紅沖,紅字以前的分錄,涉及損益類的用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再入正確的分錄就可以了
相關問題討論

入庫單不用紅沖,紅字以前的分錄,涉及損益類的用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再入正確的分錄就可以了
2017-07-12 19:28:57

他是這樣子的啊,那如果說啊,你有一些固定成本的存在,你的產量多少,它會影響你每一個月價格的一個浮動的,這是正常情況。
2022-03-10 16:59:20

你好,加工完成的產成品入庫單位成本=總成本/完工數(shù)量
總成本=生產耗用的材料%2B分配的人工%2B制造費用
2020-09-24 14:11:23

委托加工的產品是要計入委托加工物資科目核算的。如果您對我的解答滿意,請您及時給予好評,謝謝??!如果還有疑問,歡迎您繼續(xù)提問。
2018-06-12 10:23:13

成本核算歸集對象中,“加工單 %2B 產品” 與 “入庫單 %2B 產品” 存在以下區(qū)別:
一、加工單 %2B 產品
含義及特點:
加工單是生產過程中的指令文件,詳細記錄了產品的加工要求、工藝路線、預計投入的原材料和輔料等信息。以加工單和產品作為成本核算歸集對象,重點關注產品在生產加工階段的成本。
這種方式強調從產品開始加工到完工的整個過程中的成本歸集,能夠清晰地反映每個加工環(huán)節(jié)的成本投入情況,有助于企業(yè)分析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控制關鍵點。
例如,對于一個機械制造企業(yè),加工單會明確規(guī)定某個特定零件的加工工序、所需的機床設備、加工時間以及預計消耗的刀具等,通過將成本與加工單及對應的產品關聯(lián),可以準確核算出每個零件在不同加工工序上的成本。
優(yōu)勢:
對生產過程的成本監(jiān)控更細致: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生產過程中哪個環(huán)節(jié)成本過高,以便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成本控制。比如,如果發(fā)現(xiàn)某個加工工序的成本超出預期,可以分析是原材料消耗過多、設備利用率低還是人工成本增加等原因導致的。
便于追溯產品成本的形成過程:如果產品出現(xiàn)質量問題或需要進行成本分析時,可以通過加工單快速找到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成本投入情況,為問題的解決和決策提供依據(jù)。
局限性:
可能與實際入庫情況存在差異:加工單主要反映的是計劃生產過程中的成本,但在實際生產中,可能會出現(xiàn)因各種原因導致產品未能按時完工入庫的情況,這時候以加工單為歸集對象的成本數(shù)據(jù)可能不能準確反映實際入庫產品的成本。
對于多批次、小批量生產的成本核算較為復雜:如果企業(yè)生產的產品種類繁多,且經(jīng)常進行小批量生產,那么管理眾多的加工單并進行成本歸**增加成本核算的工作量和難度。
二、入庫單 %2B 產品
含義及特點:
入庫單是產品完成生產并驗收入庫時的憑證,記錄了入庫產品的名稱、數(shù)量、規(guī)格等信息。以入庫單和產品作為成本核算歸集對象,主要關注產品入庫時的實際成本。
這種方式更側重于從產品最終成果的角度進行成本核算,將所有與該產品入庫相關的成本進行歸集,包括原材料、人工、制造費用等直接和間接成本。
例如,在一個服裝企業(yè)中,當一批服裝生產完成并入庫時,入庫單會記錄這批服裝的款式、尺碼、數(shù)量等信息,同時將生產這批服裝所發(fā)生的面料成本、人工縫制成本、設備折舊等成本歸集到對應的產品上。
優(yōu)勢:
與實際庫存和銷售環(huán)節(jié)銜接緊密:以入庫單為依據(jù)進行成本核算,能夠確保成本數(shù)據(jù)與實際庫存數(shù)量和銷售情況相對應,方便企業(yè)進行庫存管理和銷售成本的計算。
核算相對簡單直觀:入庫單通常是在產品生產完成后才生成,相比加工單,其數(shù)量相對較少且更具確定性,因此成本核算過程相對簡單,容易理解和操作。
局限性:
難以追溯生產過程中的成本細節(jié):入庫單主要反映的是產品入庫時的總成本,對于生產過程中的成本變化和具體環(huán)節(jié)的成本控制情況難以詳細體現(xiàn)。如果企業(yè)需要深入分析生產過程中的成本問題,可能需要結合其他生產記錄進行追溯。
對于在制品的成本核算不夠準確:由于入庫單是針對已入庫產品的,對于正在生產過程中的在制品成本核算可能不夠全面,無法及時反映在制品的成本狀況
2024-10-17 10:38:33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獲取全部相關問題信息
Cheng 追問
2017-07-12 19:50
劉老師 解答
2017-07-12 19:55